笔在中间的成语(共162个)
- 下笔如有神- 成语解释:指写文章下笔时如有神力相助。形容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好。 - 成语出处: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春秋笔法- 成语解释: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 成语出处:宋・俞文豹《吹剑录》:“盖纯用《春秋》笔法也。” 
- 投笔从戎- 成语解释: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 下笔成章- 成语解释:章:文章。 
 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 舞笔弄文- 成语解释:犹舞文弄墨。 -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 
- 大笔一挥- 成语解释:挥:挥写。 
 形容善于写作者运笔神速或任意签字、涂改。-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3回:“老贼看了,连说:‘妥当结实,就劳贤契大笔一挥。” 
- 秉笔直书- 成语解释:秉:握。 
 书写史实不隐讳。-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 涉笔成趣- 成语解释:涉笔:动笔;趣:意味;意趣。 
 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 下笔有神- 成语解释: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如有神力。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亦作“下笔如神”、“下笔如有神”。 - 成语出处:唐・王勃《绵州北亭公宴序》:“五际飞文,想群众之不让;一言留赠,知下笔之有神。” 
- 一笔勾销- 成语解释:勾销:取消;抹掉。 
 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计较。- 成语出处: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第七卷:“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 下笔千言- 成语解释:千言:长篇大论。 
 一动笔就写成上千言的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成语出处:宋・曾巩《送丰稷》:“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 
- 口诛笔伐- 成语解释: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 
 伐:征讨。
 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 呵笔寻诗- 成语解释:呵笔:吹热气解冻笔;寻诗:寻觅诗句。 
 形容冬日苦吟。- 成语出处:唐・罗隐《雪》诗:“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 梦笔生花- 成语解释: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 成语出处: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一笔抹煞- 成语解释:抹煞:涂抹掉;勾销。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也作“一笔抹杀”。- 成语出处:徐特立《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可是对于他们在某一个时候追求真理的热忱和老绩,我们现在是不该一笔抹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