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62个)

  • 巡街

    shuò bǐ xún jiē

    成语解释:谓沿街卖诗文。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我则道留下青山怕没柴,拼的个搠笔巡街。”

  • 鸿丽藻

    hóng bǐ lì zǎo

    成语解释:形容诗文笔力雄健,词藻华丽。

    成语出处:唐・源直心《议释道不应拜俗状》:“枢纽经典,畴咨故实,理例锋颖,词韵膏腴,则司戎之称鸿笔丽藻矣。”

  • 心慕

    xīn mù bǐ zhuī

    成语解释:心中仰慕而追随仿效。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行书・释行敦》:“后有集王羲之书一十八家者,行敦乃其一也,是则心慕笔追,亦自可佳耳。”

  • 磬折

    zān bǐ qìng zhé

    成语解释:簪:插戴。
    古代插笔备礼,躬身作揖,表示恭敬。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 妙天下

    luò bǐ miào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形容文章的文辞精妙无比。

    成语出处:《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 读书破万卷,下如有神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 xià bǐ rú yǒu shén

    成语解释: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成语出处:唐・杜甫《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贾竖

    dāo bǐ gǔ shù

    成语解释:刀笔:古人在竹简上写字,错了用刀削去重写;贾竖:相当于“小子”。
    是对刀笔吏的蔑称。

    成语出处:《明史・汤开远传》:吏部惟杂职多弊,臣乡吴羽文竭力釐惕,致刀笔贾竖哄然而起,羽文略不为挠。

  • 难书

    qìng bǐ nán shū

    成语解释: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形之

    xíng zhī bǐ mò

    成语解释:形:描写。
    用笔墨把它写出来。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三回:遂使当时身被拘国的孤臣,闻其事而含哀,兴感形之笔墨,咏成诗词。

  • 勾绝

    yī bǐ gōu jué

    成语解释: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成语出处: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 成丘

    bài bǐ chéng qiū

    成语解释:用坏的笔堆得象小山丘一样。形容书法精良或著述甚多。

    成语出处: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君子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得。

  • 风雷

    xià bǐ fēng léi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或绘画运笔迅速,气势浩大。

    成语出处:宋・苏轼《王维吴道子画》:当其下笔风雷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 而就

    yuán bǐ ér jiù

    成语解释:就:完成。
    拿起笔来很快就写完了。

    成语出处:清・李渔《意中缘・名逋》:“我想求诗求字的,还容易打发。唯有索画一事,最难应酬。须要逐笔画写出来,不是可以倚马而成,援笔而就的。”

  • 抹倒

    yī bǐ mǒ dǎo

    成语解释: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何次人家为我父母立茔安葬,盖祠奉祀,是何等恩情,岂可一笔抹倒。”

  • 成章

    luò bǐ chéng zh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