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62个)

  • 涂鸦

    xìn bǐ tú yā

    成语解释: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
    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唐・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 勾消

    yī bǐ gōu xiāo

    成语解释: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婚约一纸,只须一笔勾消。”

  • 即来

    yáo bǐ jí lái

    成语解释: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然而中国的习惯,这些句子是摇笔即来,不假思索的。”

  • dāo bǐ lì

    成语解释: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
    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

  • 形诸

    xíng zhū bǐ mò

    成语解释:形:描写;诸:“之于”的合音。
    用笔墨把它写出来。

    成语出处:鲁迅《出关>的“关”》:“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

  • 浪费

    làng fèi bǐ mò

    成语解释: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成语出处:老舍《多鼠斋杂谈》:“他便也只会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攻击别人,且自鸣得意。”

  • 杆子

    shuǎ bǐ gǎn zǐ

    成语解释:用笔写作,玩弄文字。

    成语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七章:“我们是干活的,哪有时间耍笔杆子。”

  • 成章

    yuán bǐ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援笔:拿起笔来。
    拿起笔来就写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生素多才思,援笔成章。”

  • 疾书

    fèn bǐ jí shū

    成语解释: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成语出处:宋・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 成文

    xià bǐ chéng wén

    成语解释: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舍甥女不但诗才高美,且无书不读,下笔成文,千言立就。”

  • 从戎

    qì bǐ cóng róng

    成语解释: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成语出处:唐・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

  • 如神

    xià bǐ rú shén

    成语解释: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成语出处:《旧唐书・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 如椽

    dà bǐ rú chuán

    成语解释: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语出处:《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 成篇

    xià bǐ chéng piān

    成语解释: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植《王仲宣谏》:“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 意在

    yì zài bǐ qián

    成语解释:亦作“意在笔先”。①谓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②作诗文先作思想上的酝酿,然后着笔。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