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93个)

  • 奉公

    jié jǐ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成语出处:《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

  • 利物

    sǔn jǐ lì wù

    成语解释:损:贬损;物:自己以外的人。
    克制自己,利于别人。

    成语出处:《周书・孝义传序》:“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 占为

    zhàn wéi jǐ yǒu

    成语解释: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姓》:“又以他人之物,占为己有。”

  • 据为

    jù wéi jǐ yǒu

    成语解释:据:占据。
    以不正当的手段占据国家、集体或他人的钱、财、物品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我故倡为析居之仪,将大宅良田,强奴巧婢,悉据为己有。”

  • 各抒

    gè shū jǐ jiàn

    成语解释:抒:抒发,发表。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 及人

    tuī jǐ jí rén

    成语解释: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成语出处:宋・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 正人

    wǎng jǐ zhèng rén

    成语解释:枉:弯曲,不正;正:纠正。
    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 度人

    yǐ jǐ duó rén

    成语解释:度:推测;猜测。
    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别人;依据自己一方的情况去猜测别人的情况。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 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成语解释: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 救人

    shě jǐ jiù rén

    成语解释:舍己:牺牲自己。
    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成语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

  • 度人

    shěn jǐ duó rén

    成语解释:审:审查。
    度:估量。
    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孟君子审己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 之私

    yī jǐ zhī sī

    成语解释:指个人的私心、私利。

    成语出处: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 瞒心

    mèi jǐ mán xīn

    成语解释: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他他他,忒很毒,敢敢敢,昧己满心,将我图。”

  • 受人

    xū jǐ shòu rén

    成语解释: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

  • 各持

    gè chí jǐ jiàn

    成语解释:持:坚持;保持;见:意见、见解。
    各人都持自己的见解。

    成语出处: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堪舆》:“甚至徒毁其师,子讥其父,各持己见,彼此相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