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48个)

  • 欲加之,何患无辞

    yù jiā zhī zuì , hé huàn wú cí

    成语解释: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 言之者无,闻之者足以戒

    yán zhī zhě wú zuì , 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

    成语解释: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
    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语出处:《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风流

    fēng liú zuì guò

    成语解释: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
    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

    成语出处:《北齐书・循吏传・郎基》:“潘子义曾遗之书曰:‘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 之师

    wèn zuì zhī shī

    成语解释: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侯君集传》:“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 罗织

    luó zhī zuì míng

    成语解释: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 立功

    dài zuì lì gōng

    成语解释: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成语出处:《明史・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 图功

    dài zuì tú gōng

    成语解释:戴罪:身负重责;图:谋取。
    指有罪之人立功,争取减免罪行。

    成语出处:《明史・马芳传》:“帝令察广堪办贼,许戴罪图功,否即以赐剑从事。”

  • 之有

    hé zuì zhī yǒu

    成语解释: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成语出处:《墨子・公输》:“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 立功

    dài zuì lì gōng

    成语解释: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

    成语出处:清・李渔《蜃中楼・献寿》:“正要议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报亢旱,上帝就着俺去带罪立功。”

  • tì zuì yáng

    成语解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张平《抉择》:“你岂不是随时都会做替罪羊?”

  • 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成语解释:伐:讨伐。
    吊:慰问。
    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 吊人

    fá zuì diào rén

    成语解释:见“伐罪吊民”。

    成语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 言者无,闻者足戒

    yán zhě wú zuì , wén zhě zú jiè

    成语解释: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成语出处:《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知我

    zhī wǒ zuì wǒ

    成语解释: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 致讨

    shēng zuì zhì tǎo

    成语解释: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