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在中间的成语(共148个)
代罪羔羊
成语解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代罪羔羊后来被当成一种比喻或行为,没有理由地将责备或灾难加之于特定的人、事上,让少部分的人、事,来承担所有问题的责任。成语出处:代罪羔羊又称“替罪羊”,原本指犹太教徒于赎罪日时,于仪式最后放逐到荒野或推下悬崖的羔羊,记载于旧约圣经利未记中。
恶稔罪盈
成语解释: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
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主辱臣死,当臣致命之时;恶稔罪盈,是贼灭亡之日。”
二罪俱罚
成语解释:罚:处罚。
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风流罪犯
成语解释:指轻微的过失。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把孩儿风流罪犯寻些个,吊着脚腕又不敢将脚尖那。”
名教罪人
成语解释:名教: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指破坏封建名分礼教的人。成语出处:宋・袁燮《又乞归田里第一奏》:公论弗容,士友交谪,皆以为名教罪人,臣实惧也。
替罪羔羊
成语解释:古代犹太教祭礼中替人承担罪过的羔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委罪于人
成语解释:委:推委。
把罪责推卸给别人。问罪兴师
成语解释:参见[兴师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