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964个)

  • 以鼻

    chī zhī yǐ bí

    成语解释:嗤:讥笑。
    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成语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 慷他人

    kāng tā rén zhī kǎi

    成语解释: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寒灯小话》:“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

  • 不登大雅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成语解释: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 九牛二虎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成语解释: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 三寸不烂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成语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

  • 天无绝人

    tiān wú jué rén zhī lù

    成语解释: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只是那东北上摇下一只船来。”

  • 不费吹灰

    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

    成语解释: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 既来,则安

    jì lái zhī , zé ān zhī

    成语解释: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 英雄无用武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成语解释: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 死地而后生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成语解释: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醉翁意不在酒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成语解释:之:的;意:意趣。
    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四海内皆兄弟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成语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初生犊不畏虎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成语解释: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 巧妇难为无米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成语解释:巧媳妇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没有必要的条件;什么也干不出来。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 毫厘,差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 , chà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成语出处:《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