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39个)

  • 与草同腐

    yǔ cǎo mù tóng fǔ

    成语解释:腐:腐朽。
    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成语出处:宋・苏轼《太息送秦少章》:“虽然,自今观之,孔北海、盛孝章犹在世,而向之讥评者,与草木同腐久矣。”

  • 不生危

    gǒng mù bù shēng wēi

    成语解释:拱木:两臂合围那样粗的树木;危:危险的地方。
    大的树森林不生长在高而危险的地方。比喻忠臣没生在的危难的时期。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八》:直不辅曲,明不规暗,拱木不生危,桦柏不生埤。

  • 不见林

    jiàn mù bù jiàn lín

    成语解释: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 与草同朽

    yǔ cǎo mù tóng xiǔ

    成语解释: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 下乔入幽谷

    xià qiáo mù rù yōu gǔ

    成语解释: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 良禽择而栖

    liáng qín zé mù ér qī
  • 尺之必有节目

    chǐ zhī mù bì yǒu jié mù

    成语解释:一尺长的木头也有节疤。比喻事物各有所短,不可能十全十美。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举难》: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务而贵取一也。

  • 不可以为柱

    fǔ mù bù kě yǐ wéi zhù

    成语解释:腐朽的木料不能用做支柱。比喻愚笨、能力较差的人不能担任要职或委以重任。

    成语出处:《汉书・刘辅传》: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

  • 山有工则度之

    shān yǒu mù gōng zé duó zhī

    成语解释:度:图谋。
    山上有树木,工匠才能量材使用。比喻人有了德才,然后才有可能被人重用。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 不雕,粪墙不圬

    xiǔ mù bù diāo , fèn qiáng bū wū

    成语解释:圬:抹灰等瓦工作。
    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污秽的土墙无法粉刷。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合抱之,生于毫末

    hé bào zhī mù , shēng yú háo mò

    成语解释: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
    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人非石,孰能无情

    rén fēi mù shí , shú néng wú qíng

    成语解释:木石,指无情感、无知觉的东西。孰,谁。指人都有感情,一定都会受到感动,通常用在爱情或同情心方面。

    成语出处: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囹圄,监狱。愬,诉。

  • 十围之,始生如蘖

    shí wéi zhī mù , shǐ shēng rú niè

    成语解释:十围:形容极其粗大;蘖:树木的嫩芽。
    十围粗的大树,初生时只是一棵嫩芽。比喻事物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

    成语出处:《汉书・枚乘传》: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 再实之,其根必伤

    zài shí zhī mù , qí gēn bì shāng

    成语解释: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

  • 飘一叶,太仓减一粟

    dà mù piāo yī yè , tài cāng jiǎn yī sù

    成语解释:太仓,古时京师的谷仓。全句是说大树上飘落一片叶子,京城谷仓里少一粒米。比喻损失很小。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