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39个)

  • mù tóu mù nǎo

    成语解释:形容呆板、迟钝。

    成语出处:沈虎根《小师弟》:“而且变得木头木脑,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 绳锯

    shéng jù mù duàn

    成语解释: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刚毅

    gāng yì mù nè

    成语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 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成语解释:缘:顺着;木:树。
    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山颓

    shān tuí mù huài

    成语解释:册:泰山;颓:倒塌;木:梁木。
    泰山倒塌,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 风声鹤唳,草皆兵

    fēng shēng hè lì , 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唳:鸟鸣。
    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 只见树,不见森林

    zhǐ jiàn shù mù , bù jiàn sēn lín

    成语解释: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成语出处:毛泽东《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

  • 生花

    kū mù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枯树开了花。比喻绝处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起烟于寒灰之上,生花于已枯之木。”

  • 朽株

    kū mù xiǔ zhū

    成语解释:朽:腐烂。
    株:露出地面的树桩。
    枯朽的树木。比喻老弱无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成语出处: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 报琼

    tóu mù bào qióng

    成语解释:《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竹头

    zhú tóu mù xiè

    成语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成语出处:宋・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 难支

    dú mù nán zhī

    成语解释: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将要倒塌的大房子。比喻单薄的力量无法维持全局。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拉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 先伐

    zhí mù xiān fá

    成语解释:直:挺直。
    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清华

    shuǐ mù qīng huá

    成语解释: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
    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成语出处: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 人非

    rén fēi mù shí

    成语解释: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