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在中间的成语(共92个)
- 以毒攻毒- 成语解释:攻:治。 
 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成语出处:宋・罗泌《路史・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 不攻自破- 成语解释: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成语出处:唐・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成语解释:他山:别的山。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成语出处: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输攻墨守- 成语解释:输:公输般,即战国时期有名木匠“鲁般”;墨:墨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比喻攻守双方力量相仿,各显神通。- 成语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御有余。” 
- 九攻九距- 成语解释:九:泛指多次;距:通“拒”,抵抗。 
 形容攻守征战非常激烈。- 成语出处:《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 驱羊攻虎- 成语解释:驱:赶。 
 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 以攻为守- 成语解释:以:凭借;用。 
 用主动进攻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 成语出处:宋・陈亮《酌古论・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 兼弱攻昧- 成语解释: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 - 成语出处:《尚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 群起而攻之- 成语解释: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鸣鼓而攻之- 成语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八攻八克- 成语解释:屡次攻击,屡次胜利。 -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北敌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 以夷攻夷- 成语解释:①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②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 成语出处:《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颜师古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明史・李材传》:“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 掠地攻城- 成语解释:夺取地盘,攻战城池。形容向敌方进攻。 -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应诏》:“勤王报国应无惮,掠地攻城也畏难。” 
- 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成语解释:进:前进;退:退却;守:防守,固守。 
 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凡此数事,果能断自乃心,豫有成算,则用足兵强,形势险固,人心坚励,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 进可以攻,据可以守- 成语解释: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 
 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成语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可以攻,据可以守,游可以击,退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