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的成语(共144个)
以冠补履
成语解释:冠:帽子;履:鞋子。
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成语出处:《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遁迹黄冠
成语解释: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成语出处:刘复《奉答王敬先生》:“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又是个‘遁迹黄冠’的遗老,失敬失敬。”
冠绝时辈
成语解释:冠绝:遥遥领先;辈:同一类人。
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
挂冠归去
成语解释:冠:帽子,这里指官帽。
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成语出处:《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挂冠归隐
成语解释:冠:帽子,官帽。
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归隐。成语出处:鲁迅《理水》:“有的咬了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享这样的清福。”
发踊冲冠
成语解释:同“发上冲冠”。
成语出处:宋・徐爰《旄头说》:“臣谓壮士之怒,发踊冲冠,义取於此。”
挂冠而去
成语解释:冠:官帽。
指辞去官职。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冠绝一时
成语解释: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
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成语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披发缨冠
成语解释: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衣冠枭獍
成语解释: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超今冠古
成语解释:冠:超出众人。
超越古今。亦作“超今越古”、“越古超今”。成语出处: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顶冠束带
成语解释:头上戴着朝冠,腰上束着玉带。旧指朝廷命官的装束。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本来历史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奉敕编纂的史官,不过是顶冠束带的抄胥。
木猴而冠
成语解释: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成语出处: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
衣冠绪余
成语解释:绪余:残余。
世家大族的后代。成语出处:《周书・薛善传》:“与兄忝是衣冠绪余,荷国荣宠。”
衣冠蓝缕
成语解释:蓝缕:破烂。
衣帽破烂。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为晟教幼子,衣冠蓝缕,身寒欲颤,月得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