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成语(共417个)
- 猴年马月- 成语解释:猴、马:十二生肖之一。 
 泛指无可指望的未来岁月。也作“驴年马月”、“牛年马月”。- 成语出处:古华《芙蓉镇》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马月,天下一统,世界大同。” 
- 驴年马月- 成语解释:不可知的年月。 - 成语出处:梁斌《红旗谱》:“严志和听涛他娘说得也有理,又说:‘吞了这口气吧!过个庄稼日子,什么也别扑摸了。即便有点希望,又在那个驴年马月呢?’” 
- 停云落月- 成语解释: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 成语出处: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 花好月圆- 成语解释:花儿是美的;月亮是圆的。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 - 成语出处:宋・晁端礼《行香子・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 花前月下- 成语解释: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 - 成语出处: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今又有覆赚,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铁骑之类。” 
- 花颜月貌-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的美丽。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 
- 镜花水月- 成语解释:镜子里的花;水中的月亮。比喻虚幻的景象。也用于比喻诗中不能从字面来理解的所谓空灵的意境。 - 成语出处: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 流星赶月- 成语解释: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自投军后,时通运泰,武艺过人,走马似逐电追风,放箭若流星赶月。” 
- 披星戴月- 成语解释: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 海底捞月- 成语解释: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 
 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 众星捧月- 成语解释:众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某人;也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喻若众星拱明月。” 
- 日升月恒- 成语解释:恒:音“更”,月上弦。 
 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 月圆花好- 成语解释: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 成语出处:宋・晁补之《御街行》词:“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 水中捞月- 成语解释: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成语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 众星拱月- 成语解释: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 - 成语出处: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着好些较小的红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