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月的成语

月的成语(共417个)

  • 吴牛喘

    wú niú chuǎn yuè

    成语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 壶中日

    hú zhōng rì yuè

    成语解释: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成语出处: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 风花雪

    fēng huā xuě yuè

    成语解释:泛指四时景色。原指封建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四种对象。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诗文。也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恋爱的风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成语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 明星稀

    yuè míng xīng xī

    成语解释:月亮光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春花

    qiū yuè chūn huā

    成语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炎天暑

    yán tiān shǔ yuè

    成语解释:指炎热的夏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这八句诗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藉避暑,尚兀自嫌热。”

  • 无复衣

    dōng yuè wú fù yī

    成语解释: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成语出处:《宋书・沈道虔传》: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

  • 十冬腊

    shí dōng là yuè

    成语解释: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 桑时

    tián yuè sāng shí

    成语解释:泛指农忙季节。

    成语出处:南朝・齐・・萧子良《谏射雉启》:“且田月向登,桑时告至。”

  • 寒冬腊

    hán dōng là yuè

    成语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
    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成语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 吴牛

    chuǎn yuè wú niú

    成语解释: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成语出处:五代 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 流火

    qī yuè liú huǒ

    成语解释: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吟风弄

    yín fēng nòng yuè

    成语解释:吟:吟咏;指作诗;弄:玩弄;玩赏;泛指自然景物。
    吟咏、玩赏风花雪月。原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而写作;现多指空虚无聊;没有真情实感;缺乏实际内容的诗人。

    成语出处: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风咏月,席地幕天。”

  • 裁云

    lòu yuè cái yún

    成语解释: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成语出处: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 嘲风弄

    cháo fēng nòng yuè

    成语解释: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