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成语(共417个)
- 风月场- 成语解释:指男女情爱的场所。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陈大郎是走过风月场的人,颠鸾倒凤,曲尽其趣,弄得妇人魂不附体。” 
- 烘云托月- 成语解释:烘;渲染;托:衬托 。 
 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比喻不从正面描绘;而从侧面点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物。-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 水中捉月- 成语解释: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永嘉真觉禅师》:“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 九天揽月- 成语解释: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成语出处: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月下花前- 成语解释:本指游玩休息之处。后指男女幽会的地方。 -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 秋月春风- 成语解释: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 朗月清风- 成语解释: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 - 成语出处: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琳琅触目,朗月清风。” 
- 风前月下- 成语解释:指良辰美景。 -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 云阶月地- 成语解释: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 成语出处: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 月落参横- 成语解释: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天色将明。 -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 
- 待月西厢- 成语解释:谓情人私相约会。 - 成语出处:唐・元稹《月明三五夜》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迎风待月- 成语解释:指男女秘密约会。 - 成语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日益月滋- 成语解释: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 成语出处: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闲诞无事,遂专力于诗章。日益月滋,有诗千余首。” 
- 月白风清- 成语解释:月光皎洁;微风凉爽。形容恬静美好的夜景。 - 成语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 风清月白- 成语解释: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风清月皎”。 -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