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两的成语

两的成语(共297个)

  • 三头

    sān tóu liǎng miàn

    成语解释: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 判若

    pàn ruò liǎng rén

    成语解释:判:判断;评定;若:好像。
    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 一口

    yī kǒu liǎng chí

    成语解释:比喻贪多。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

  • 搬斤播

    bān jīn bō liǎng

    成语解释: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已,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 弹斤估

    tán jīn gū liǎng

    成语解释:形容掂量轻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

  • 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成语解释: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成语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 一刀

    yī dāo liǎng duàn

    成语解释: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成语出处:唐・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 一刀

    yī dāo liǎng duàn

    成语解释: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全书・论语十六》:“直是一刀两段,千了百当。”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只索便一刀两段,倒大来迭快。”

  • 首鼠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成语解释:首鼠:踌躇不决。
    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 三心

    sān xīn liǎng yì

    成语解释:见“三心二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

  • 三言

    sān yán liǎng yǔ

    成语解释: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姐妹论思》:“有三言两语,寄也无因。”

  • 全其美

    liǎng quán qí měi

    成语解释: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
    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 公私

    gōng sī liǎng jì

    成语解释: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成语出处:《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 袖清风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成语解释: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成语出处:元・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 虎相斗

    liǎng hǔ xiāng dòu

    成语解释: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