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成语(共122个)
- 大名鼎鼎- 成语解释: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 春秋鼎盛- 成语解释:春秋:年龄。 
 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 革故鼎新- 成语解释: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 
 故:旧的。- 成语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鼎新革故- 成语解释: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 成语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尝鼎一脔- 成语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 
 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 负衡据鼎- 成语解释:谓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据鼎,指处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 人声鼎沸- 成语解释: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 钟鸣鼎食- 成语解释: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豪华、排场。钟鸣:吃饭时敲钟;鼎食:列鼎而食。 -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鼎食钟鸣- 成语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瓦棺篆鼎- 成语解释:瓦棺:古代陶土葬具;篆鼎:铸有篆文的鼎器。 
 泛指古董文物。- 成语出处:唐・杜牧《李贺集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 鼎铛玉石- 成语解释: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 成语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 鼎鼎有名- 成语解释:鼎鼎:盛大的样子。 
 非常有名。- 成语出处:宋・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 钟鼎山林- 成语解释:比喻富贵和隐逸。 -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词:“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 鱼游沸鼎- 成语解释:见“鱼游沸鼎”。 -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 染指于鼎- 成语解释: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 
 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