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成语(共122个)
鼎食鸣钟
成语解释: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将期乎鼎食鸣钟,宁虞往吝。”
匡鼎解颐
成语解释:《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成语出处:《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五鼎万钟
成语解释:指高官厚禄。
成语出处:明・宋濂《永思堂记》:“如羊之跪乳,鸟之反哺,其乐将矢谁,视五鼎万钟若不能过之。”
钟鼎人家
成语解释:见“钟鼎之家”。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簪缨门第、钟鼎人家,却倒过得亲亲热热,安安静静。”
钟鸣鼎重
成语解释:谓官高位重。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章孺人传》:“徒苟且富贵,即钟鸣鼎重,亦何足道。”
鱼游沸鼎,燕巢飞幕
成语解释:沸:开水;鼎:古代锅类器皿;巢:筑巢。
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成语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方当系颈蛮邸,悬首稿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刀锯鼎镬
成语解释: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
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成语出处:《汉书・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又,《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赞》:“丽生自匿监门,待主然后出,犹不免鼎镬。”
三分鼎立
成语解释: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成语出处:《魏书・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一代鼎臣
成语解释:见“一代宗臣”。
成语出处:《南史・丘灵鞠传》:“公为一代鼎臣,不可复为覆餗sù。”
瓜分鼎峙
成语解释:比喻国土分裂,群雄对立。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李轨传》:“隋亡,英雄焱起,号帝王者瓜分鼎峙。”
问鼎轻重
成语解释: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函牛之鼎
成语解释:函:包含,包容。
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不敢入。”
鼎分三足
成语解释:见“鼎足三分”。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鼎湖龙去
成语解释:同“鼎成龙去”。
成语出处: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山林钟鼎
成语解释:山林:指隐居;钟鼎:古代的乐器钟和盛食物的鼎,这里比喻贵族生活。
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成语出处:唐・杜甫《清明二首》: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