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的成语(共165个)
不屑一顾
成语解释: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
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成语出处:明・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顾盼自雄
成语解释: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书・范晔传》:“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
顾名思义
成语解释: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
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顾影自怜
成语解释: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成语出处:晋・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指顾间事
成语解释:指:用手指;顾:回头看。
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比喻时间十分短暂。成语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这时奉系军阀老巢的攻破,郭部亦操左券,只是指顾间事了。”
相顾失色
成语解释:相互看视而面部变色。形容几个人一起做惊恐状。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周书・段希尧传》:“使于吴越,及乘舟泛海,风涛暴起,楫师仆从,皆相顾失色。”
顾此失彼
成语解释: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顾小失大
成语解释:因贪图小利而损失大利。
成语出处:汉・焦赣《易林・贲之蒙》:“戴盆望天,不见星辰,顾小失大,福逃墙外。”
不顾死活
成语解释:顾:顾惜,眷顾。
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之类,尽皆打碎。”
奋不顾身
成语解释: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
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自顾不暇
成语解释:自己顾自己还来不及(顾:照顾;暇:空闲)。
多指无法照顾别人。成语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彼方忧自固,何暇来耶!”
后顾之忧
成语解释: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
指来自后方或将来的忧患。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李沖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一朝忽有此患。”
无所顾忌
成语解释:顾忌:因有顾虑而不敢说或做。
没有什么顾虑。成语出处:《魏书・张彝传》:“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无所顾惮
成语解释:见“无所顾忌”。
成语出处:《周书・宣帝纪》:“唯自尊崇,无所顾惮;国典朝仪,率情变改。”
奋不顾生
成语解释: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
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成语出处:《旧唐书・田弘正传》:“常思奋不顾生,以身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