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的成语(共145个)
- 一寸赤心- 成语解释:同“一寸丹心”。 - 成语出处: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 回肠寸断- 成语解释:形容极端悲苦、忧伤。 -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诘病》:“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 
- 方寸已乱- 成语解释:方寸:指心。 
 心绪纷乱。-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回:“你们别吵!我此刻方寸已乱,等我定一定神再谈。” 
- 柔肠寸断- 成语解释: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了。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 成语出处:清・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 愁肠寸断- 成语解释:忧愁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 - 成语出处:唐・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 鼠目寸光- 成语解释: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 成语出处:清・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 寸草不生- 成语解释:寸草:一点儿草;生:生长。 
 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②亦形容灾情严重。-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 铢积寸累- 成语解释:一铢一寸地积累起来。铢:古代重量单位;据说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 - 成语出处:宋・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天步所临,云蒸雷起。” 
- 积铢累寸- 成语解释: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 成语出处:何刚德《客座偶谈》第四卷:“如有盈余,积铢累寸,今年买半亩,明年买半亩。” 
- 寸积铢累- 成语解释: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铢为一两。 
 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成语出处:宋・李纲《与右丞相条具事宜札子》:“寸积铢累,以及此数,若不妄散,以陈易新,可以常为洪州之根本。” 
- 耿耿寸心- 成语解释:耿耿:形容忠诚。 
 这颗心至忠至诚。-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92回:“耿耿寸心,愿盟息壤,凡百君子,其敬听之。” 
- 得尺得寸- 成语解释:得:取得,获得。 
 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 得寸得尺- 成语解释:《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得寸则寸- 成语解释: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寸善片长- 成语解释:见“寸长片善”。 - 成语出处:宋・陈亮《覆吴叔异》:“寸善片长,辄欲与圣贤参列,豪杰争长,何暇争百世事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