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的成语(共145个)
寸土必争
成语解释:寸土:极小的一片土地。
一点土地也不让敌方侵占;要进行争夺。形容斗争激烈尖锐和针锋相对。也作“尺寸必争”、“寸土不让”。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李光弼传》:“两军相敌,尺寸必争。”
一寸山河一寸金
成语解释:面积一寸的国土跟寸金的价值一样昂贵。形容领土极其宝贵。
成语出处:《金史・左企弓传》: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
方寸之地
成语解释:指心。
成语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肤寸而合
成语解释:谓(云气)逐渐集合。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维泰山尔。”
寸木难支
成语解释:寸木难以支撑坍塌的大厦。比喻国家衰败,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扭转的。
成语出处:《文中子・事君》: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
手无寸铁
成语解释:寸铁:指短小的武器。
手里没有任何武器。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背后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尺短寸长
成语解释: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成语出处:战国・楚 屈原《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寸长尺短
成语解释: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成语出处: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肝肠寸断
成语解释: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片接寸附
成语解释:比喻生拼硬凑。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片接以寸附,然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
寸辖制轮
成语解释:喻控制事物的关键虽小而极重要。辖,固定车轮与车轴位置,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故事得其要,虽小成绩,譬寸辖制轮,尺枢运关也。”
一寸丹心
成语解释:丹心:赤心;忠心。
一片赤诚的心。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诚斋集・卷十二・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春晖寸草
成语解释: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
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成语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尺寸千里
成语解释:形容登高所见,千里远景,如在尺寸之间。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铢两分寸
成语解释:指极少的数量。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