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成语(共117个)
- 草草了事- 成语解释:草草:草率;马虎;了:了结;结束。 
 草率地把事结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 成语出处:明・李贽《答焦漪园书》:“为友人写《心经》毕,尚余一幅,遂续墨而填之,以还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娱。” 
- 不了了之- 成语解释: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 
 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成语出处:宋・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 一了百了- 成语解释: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八卷:“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 不甚了了- 成语解释:甚:很;了了:明白。 
 对事情不很明白;不大清楚。- 成语出处:《北齐书・永安王浚传》:“文宣末年多酒,浚谓亲近曰:‘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 
- 赔了夫人又折兵- 成语解释:赔:蚀本;折:亏损。 
 比喻想算计别人;反而遭受双重损失。-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成语解释: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上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 直截了当- 成语解释:了当:干脆;爽快。 
 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 好心做了驴肝肺- 成语解释:俗语。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驴肝肺,你倒讪起我来,凭说我去罢。” 
- 狗肉上不了筵席- 成语解释:比喻素质太差,不能扶持上去。 -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说她‘狗肉上不了筵席’,让丈夫一人来参加就行了。” 
- 一目了然- 成语解释:目:看。 
 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 一了百当- 成语解释:指办事妥当、彻底。 -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 敷衍了事- 成语解释: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 
 了:了结。
 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 了如指掌- 成语解释:了:了解;清楚。 
 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
 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一笑了之- 成语解释: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 成语出处:沙汀《淘金记》:“那显然是幺长子对白酱丹的毒辣的讽刺;纵然他本人仅仅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