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成语(共117个)
小时了了
成语解释: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了无惧色
成语解释:惧:害怕;色:神色。
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戚颜色不变,了无惧色。”
了了可见
成语解释:了了:了然,清楚。
清清楚楚,完全可以看得见。成语出处:金 元好问《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
没完没了
成语解释:没有完结的意思。
成语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无了无休
成语解释:没完没了,没有终了。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忘了时依然还又,恶思量无了无休。”
不了不当
成语解释:犹言拖泥带水,没有了结。
成语出处:《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这老人忒没正经……知道五年十年在世,却去干这样不了不当的事!”
无休无了
成语解释:见“无了无休”。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可怜那死的倒未必知道,这活的真是苦恼伤心,无休无了,算来竟不如草木石头,无知无觉,倒也心中干净。”
不了而了
成语解释:犹不了了之。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二:“我们这次赌赛,就此不了而了。”
千了百了
成语解释:了:完了,结束。
比喻一切都非常妥贴。恩怨了了
成语解释:了了:清清楚楚。
恩惠与怨恨清清楚楚。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恩怨了了,颇快心意。”
千了百当
成语解释:了:完了,结束;当:恰当。
比喻妥帖、有着落。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圣人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直是一刀两断,千了百当。”
简截了当
成语解释:指语言、文字简明,清楚,直截了当。
成语出处:朱自清《论通俗化》:“描写差不多没有,偶然有,也只就那农村生活里取喻,简截了当。”
简捷了当
成语解释:直截了当。
成语出处:鲁迅《三闲集・书籍和财色》:“然而将麻雀牌送给世界,且以此自豪的人民,对于这样简捷了当,没有意外之利的办法,是终于耐不下去的。”
大水冲了龙王庙
成语解释: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咧!”
大水淹了龙王庙
成语解释: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闯王派我来,也只是同你们见见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