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的成语(共224个)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成语解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成语解释: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 
- 墙里开花墙外香- 成语解释:比喻人做出了成绩,内部还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却为其他部门赏识。 - 成语出处:海岩《死于青春》:“墙里开花墙外香,都这样儿,不做就算了。” 
-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成语解释: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 逢山开路,遇水迭桥- 成语解释:逢:遭逢,遇见;迭:一层加上一层。 
 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迭桥。” 
-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成语解释:逢:遭逢,遇见。 
 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0回:“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 妙想天开- 成语解释:形容想法奇特、乖谬。 - 成语出处:邹韬奋《萍踪寄语》:“现在各处的教育当局却妙想天开,等到这试用期满,纷纷藉口停职。” 
- 诚至金开- 成语解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成语出处:杨靖宇《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事在人为,诚至金开,自有曙光逢。” 
- 天地开辟- 成语解释:指前所未有,有史以来头一次。 - 成语出处: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 开山始祖- 成语解释:见“开山祖师”。 -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你好大胆!没规矩,没王法的!犯了这制造局的开山始祖曾中堂曾文正公的讳!” 
- 逢山开道- 成语解释: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迭桥”连用。 -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 
- 三阳开泰- 成语解释:《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 成语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 开山老祖-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 -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 
- 八字打开- 成语解释: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 成语出处:宋・朱熹《与刘子澄书》:“近日因看《大学》,见得此意甚分明。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 
- 开山鼻祖-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 成语出处:孙犁《关于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