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开的成语

开的成语(共224个)

  • 枯树

    kū shù kāi huā

    成语解释: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比喻绝处逢生;亦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的奇迹。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 树上

    shù shàng kāi huā

    成语解释:“三十六计”之一。亦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这件事参出去,胡统领一面多少总可以生法,还可以‘树上开花’。”

  • 铁树花

    tiě shù huā kāi

    成语解释:见“铁树开花”。

    成语出处: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花开。”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

  • 逢山道,遇水造桥

    féng shān kāi dào , yù shuǐ zào qiáo

    成语解释:逢:遭逢,遇见。
    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奉旨出朝,地动山摇,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 广才路

    guǎng kāi cái lù

    成语解释: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 眉展

    yǎn kāi méi zhǎn

    成语解释:形容极度高兴。

    成语出处:许钦文《鉴湖风景如画》:“坐在船上摇动着,也可以说‘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却处处使人眼开眉展,爽神悦目。”

  • 怀畅饮

    kāi huán chàng yǐn

    成语解释: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
    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三折:“令人们安排酒肴,与众大人每玩赏端阳,开怀畅饮。”

  • 肉绽

    pí kāi ròu zhàn

    成语解释:绽:裂开。
    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

  • 方便之门

    dà kāi fāng biàn zhī mén

    成语解释:给予极大的方便。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僧尼共犯》四:“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还俗,便成配偶。”

  • 国元勋

    kāi guó yuán xūn

    成语解释: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

  • 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

    成语解释:柙:关猛兽的木笼。
    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台锣鼓

    kāi tái luó gǔ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成语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我的粗枝大叶的东西,就当作一番开台锣鼓好了。”

  • 鸣锣

    míng luó kāi dào

    成语解释:鸣锣:敲锣。
    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鸣锣开道的。”

  • 山祖师

    kāi shān zǔ shī

    成语解释:原为佛教用语;指最初创建寺院的和尚。

    成语出处:宋・刘克庄《诗话前集》:“欧公诗如昌黎,不当以诗论,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

  • 一面

    wǎng kāi yī miàn

    成语解释:把捕捉鸟兽的网打开一面;给鸟兽留一条生路。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生路。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先生意欲网开一面,以存忠厚之意,这却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