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开的成语

开的成语(共224个)

  • 源节流

    kāi yuán jié liú

    成语解释:开源:开辟水源;节流:节制水流。
    开辟收入的新来源;节制支出;减少消耗。比喻增收节支。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富国》:“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 国功臣

    kāi guó gōng chén

    成语解释: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他见单雄信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图与交往。”

  • 喜笑颜

    xǐ xiào yán kāi

    成语解释:颜:脸色;开:舒展;开朗。
    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 信口

    xìn kǒu kāi hé

    成语解释: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 一夫当关,万夫莫

    yī fū dāng guān , wàn fū mò kāi

    成语解释: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成语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饭来

    fàn lái kāi kǒu

    成语解释:见“饭来张口”。

    成语出处:唐・元稹《放言》诗:“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 尊口

    miǎn kāi zūn kǒu

    成语解释: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成语出处:田汉《关汉卿》第五场:“谁跟你开玩笑!这事让朱四姐出面,你就免开尊口!”

  • 情窦初

    qíng dòu chū kāi

    成语解释: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成语出处: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就等到如今了。”

  • 门七件事

    kāi mén qī jiàn shì

    成语解释: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成语出处:清・李渔《无声戏》第八回:“开门七件事,件件不须钱买,取之宫中而有余。”

  • 揖盗

    yī dào kāi mén

    成语解释: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成语出处:清・王韬《记李贼事》:“望风迎附,揖盗开门……卒至恶积祸盈,如屠犬豕。”

  • 路先锋

    kāi lù xiān fēng

    成语解释:原指军队中的先行分队;他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后行的大部队创造行军作战的条件。后泛指行动、事业的先行者、带头人。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 豁然

    huò rán kāi lǎng

    成语解释: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
    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豁然

    huò rán kāi wù

    成语解释:同“豁然大悟”。

    成语出处: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

  • 异想天

    yì xiǎng tiān kāi

    成语解释:异:奇异、奇特;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
    形容想法非常离奇、荒唐。或指解放思想。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

  • 笑逐颜

    xiào zhú yán kāi

    成语解释: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