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的成语(共63个)
杯茗之敬
成语解释:请人饮宴的谦辞。
成语出处:《镜花缘》第十一回:“吴之和对唐敖、多九公道:‘二位大贤由天朝至此,小子谊属地主,意欲略展杯茗之敬,少叙片时,不知可肯枉驾?’”
杯残炙冷
成语解释:炙:烤肉。
指残剩的饭菜。也指权贵施舍的东西。成语出处:宋・陆游《题少陵画像》诗:“杯残炙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
茶杯风波
成语解释:茶杯里的风波,小事引起的轩然大波,大惊小怪。
成语出处:此语主要在俄语中有现成成语,印欧语中也有,大概是因为拉丁语中有“酒勺里翻风波”,引伸而生。FROM: http://www.gmw.cn/01ds/2002-03/13/01-6D96DA0828AB900E48256B7B000435C8.htm
传杯弄斝
成语解释:传:传递,传送;弄:酒宴中戏弄;斝:古代青铜制的圆口三足酒器。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符金锭》:“投至得今日开筵,传杯弄斝。”
弄盏传杯
成语解释:弄:酒宴中戏弄;盏:浅而小的杯子;传:传递,传送。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赠妓》曲:“不问生熟办酒食,他便要弄盏传杯。”
杯酒言欢
成语解释: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观斗》:“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
杯蛇弓影
成语解释:参见[杯弓蛇影]。
杯水之饯
成语解释:饯:送别。
用一杯水为人送行。旧指官吏洁身自好,廉洁奉公。成语出处:《隋史・赵轨传》:赵轨为齐州别驾,诏入朝,行之日,父老挥涕送之曰:‘公清如水,请酌一杯水以奉饯。’
杯羹之让
成语解释:指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汉军断绝楚军粮草,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高高的肉案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传杯递盏
成语解释:传:传递,传送;盏:浅而小的杯子。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借指饮酒作乐。成语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自己却藏好了书札批文,与张、罗二人传杯递盏,畅饮舒怀。”
恋酒贪杯
成语解释:恋:爱慕不舍;杯:酒杯。
形容好酒贪杯。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水仙子・遣怀》:“嘱咐你休恋酒贪杯,到那里识些廉耻。”
流杯曲水
成语解释:觞:古代酒器;曲水:弯曲的水道。
原是古风俗。后泛指在水边宴集,把酒杯放在水中,杯流行时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取杯喝酒。成语出处: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水渚,为流杯曲水之饮。
三杯两盏
成语解释:形容饮用少量的酒。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声声慢》词: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头没杯案
成语解释: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