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的成语(共63个)
杯盘狼籍
成语解释: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成语出处:见“杯盘狼藉”。
杯水粒粟
成语解释: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张拱遇仙》:“虽逾旬涉月,杯水粒粟无所须。喜饮酒,好作诗,行年六十,而颜色如壮者。”
好酒贪杯
成语解释:指喜欢喝酒。
成语出处:沙汀《酒后》:“保长王大廷只有一宗缺点:有点好酒贪杯。一喝醉了又会变得十足脓包,失掉了他那分坚韧的好性格。”
杯酒释兵权
成语解释:释:解除。
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成语出处: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酒逢知己千杯少
成语解释: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
成语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二人也把别后之事,谈了一番。三人俱备大悦。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传杯弄盏
成语解释: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两傍列坐,传杯弄盏,花簇锦攒。”
杯觥交错
成语解释: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回:“五位客各跟家人到了。序齿而坐,潜斋孝移相陪,杯觥交错。”
分我杯羹
成语解释:羹:肉汁。
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成语解释:块垒:土块堆砌成堆,比喻抑郁不平之气。
指利用某种事物来达到消除愤懑不平的目的。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杯酒戈矛
成语解释: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成语出处:《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蛇杯弓影
成语解释:错误地认为映在酒杯中的弓影是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况蛇杯弓影,恍惚无凭,而点缀铺张,宛如目睹。”
杯水之敬
成语解释:犹言杯水之谢。
成语出处:《歧路灯》第三八回:“孔耘轩道:‘小婿业师惠人老,原是弟说成的,今上学已经两月,弟尚无杯水之敬,所以(备筵)并请三位陪光。’”
分一杯羹
成语解释:羹:肉汁。
分给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不胜杯杓
成语解释: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
比喻喝酒太多,醉了。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杯水舆薪
成语解释:见“杯水车薪”。
成语出处: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杯水舆薪,势且莫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