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干的成语

干的成语(共175个)

  • 二净

    liū gān èr jìng

    成语解释:一点不剩,非常干净。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个冬天,花得溜干二净,一颗也不剩。”

  • 戈为玉帛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成语解释: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

    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 , 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

    成语解释: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
    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8卷:“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呈干戈。”

  • 外强中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成语解释: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 啼湿哭

    gān tí shī kū

    成语解释: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
    湿哭:有眼泪地啼哭。
    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成语出处:《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 唾面自

    tuò miàn zì gān

    成语解释: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 精明能

    jīng míng néng gàn

    成语解释: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 毫不相

    háo bù xiāng gān

    成语解释: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其实,月球并无分别,只是半个明,半个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与月球毫不相干。”

  • 墨迹未

    mò jì wèi gān

    成语解释: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说犹未了,思温抬头一看,壁上留题墨迹未干。”

  • 二净

    yī gān èr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 瞪眼

    gān dèng yǎn

    成语解释:干着急而没有办法。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等他们知道了,水已经到了咱们村,他们也只能干瞪眼!”

  • 君何事

    gān jūn hé shì

    成语解释:干:关涉;君:你的尊称。
    跟你有什么关系?指人爱管闲事。

    成语出处: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 抔土未

    póu tǔ wèi gān

    成语解释:抔:手捧;抔土:一捧土,这里指陵墓。
    陵墓上的土还没有干。比喻死去不久。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 精明强

    jīng míng qiáng gàn

    成语解释: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贼款来。”

  • 洗手不

    xǐ shǒu bù gàn

    成语解释:把手洗干净休息了。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后来洗手不干,就在河工上充了一个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