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的成语(共127个)
- 切理厌心- 成语解释: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 目空一切- 成语解释:空:什么也没有。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 意切言尽- 成语解释:意:心愿,意向。 
 心意恳切,言辞毫无保留。-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初述感恩陈力之大义,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阙,意切言尽,神识不昏。” 
- 切瑳琢磨- 成语解释:见“切磋琢磨”。 -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与孙莘老书》:“今世人相识,未见有功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盖能受善言者少。” 
- 磨砻镌切- 成语解释:磨砺切磋。 -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进说》:“磨砻镌切,沉浸灌养,行完而才备。” 
- 磨砻隽切- 成语解释:砻:磨。 
 相互切磋研讨。-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进说》:“磨砻隽切,沉浸灌养,行完而才备。” 
- 引绳切墨- 成语解释: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刘公墓志铭》:“引绳切墨,不少假易。” 
- 洞察一切- 成语解释:洞察:看得很清楚。 
 对一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准确的判断力。- 成语出处: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 怒目切齿- 成语解释: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愤恨之极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 - 成语出处:晋・刘伶《酒德颂》:“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 咬牙切齿- 成语解释: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 
 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 成语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 切肤之痛- 成语解释:切肤:切身。 
 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 切中时弊- 成语解释: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弊病。 
 刚好击中现时的弊病;比喻批评时事能击中要害。-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诣匦疏・景祐五年》:“旬余日来,闻颇有言事者,其间岂无切中时弊,而绝不闻朝廷从而行之。” 
- 切中时病- 成语解释:切:切合;中:恰好对上;病:害处。 
 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成语出处:宋・龚明之《中吴纪闻・王彦光》:“彦光时主丽水簿,慨然上疏陈十弊,皆切中时病。” 
- 切磋琢磨- 成语解释: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 
 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量知篇》:“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 饥寒交切- 成语解释: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