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的成语(共90个)
- 边幅不修- 成语解释:见“不修边幅”。 
- 断恶修善- 成语解释:断:断绝;恶:坏事;修:候行。 
 断绝坏事,修行善业,做好事。- 成语出处:《胜军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明王四弘愿天: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吾名者断恶修善,闻我说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成佛。 
- 明修暗度- 成语解释:比喻用明显的假象迷惑对方,而暗中却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动打击对方。 - 成语出处:清・赵翼《行围即景・相扑》:“伺隙忽为叠陈冲,捣虚又遏夹寨固。明修暗度诡道攻,声东击西多方误。” 
- 弃武修文- 成语解释:修文:修明文教。 
 放弃武事改习文教。- 成语出处:老舍《离婚》:“吴先生的‘先生’永远不离口,仿佛是拿这个字证明自己已弃武修文了。” 
- 日省月修- 成语解释: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 成语出处:清・严有禧《漱华随笔・知县改授》:“使本官读书进学,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后授以任事之职。” 
- 日短夜修- 成语解释:指冬至前后几个月白天短夜晚长。 -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抽思》: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 山川修阻- 成语解释:修,长、高。全句是说山河险阻,路程遥远。比喻路远难以会面。与“山重水复”、“山高水深”义同。 - 成语出处:杜甫诗:“别有一山川。”钱起诗:“游宦且未达,前途各修阻。” 
- 束修自好- 成语解释:犹言束身自修。 - 成语出处: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 束身修行- 成语解释:束身:约束自身。 
 约束自身,修养德行。- 成语出处: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往者群气争夺,万物死虑,支体不从,身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 
- 帷薄不修- 成语解释:帐薄:帐幔和帘子,古代用以障隔内外;修:整饬。 
 男女不分,内外杂沓。指家庭生活淫乱。- 成语出处:西汉・贾谊《新书・阶级》:“坐污秽男女无别者,不谓污秽,曰:‘帷薄不修。’” 
- 帷箔不修- 成语解释:见“帷薄不修”。 -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补李揆谏改葬杨妃疏》:“内乃帷箔不修,衽席无别,遂使帝心荡于上,人心怨于下。” 
- 文修武偃- 成语解释: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谓天下太平。 - 成语出处:唐・王起《鼋鼍为梁赋》:“我皇仁治道丰,文修武偃,要荒毕服。” 
- 武偃文修- 成语解释: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 修鳞养爪- 成语解释: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 成语出处:邹鲁《浙江光复》:“处州党员极多,因该处崇山峻岭,可为修鳞养爪之用。” 
- 修文演武- 成语解释:演:演习。 
 操演兵马,修明文教。指文武并重。-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5回:“终日修文演武,讲论兵机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