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的成语(共90个)
- 修文偃武- 成语解释: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 成语出处: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 地下修文- 成语解释: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 
- 封豨修蛇- 成语解释:见“封豕长蛇”。 - 成语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吴为封豨修蛇,蚕食上国。” 
- 慎身修永- 成语解释: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 -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 
- 条修叶贯- 成语解释: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 -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下至介鳞,上及毛羽,条修叶贯,万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 
- 帏箔不修- 成语解释:见“帏薄不修”。 - 成语出处:宋・张师正《倦游杂录》:“时侯叔献死,其妻帏箔不修,丞相表其事而斥去。” 
- 帏薄不修- 成语解释:亦作“帏箔不修”。 - 成语出处:《北史・毕众敬传》:“诸毕当朝,不乏荣贵,但帏薄不修,为时所鄙。” 
- 帷幕不修- 成语解释:见“帷薄不修”。 -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五刑解》:“有坐淫乱男女无别者,不谓之淫乱男女无别,则曰帷幕不修也。” 
- 聿修厥德- 成语解释:聿,发语词,无义。厥,那个,不定的代称。全句是说修养自身的品格,继承先人的德业。 -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聿修祖宗之志,思辑战国之苦。” 
- 年久失修- 成语解释:年代久远,荒废失修。 - 成语出处:鲁迅《最艺术的国家》:“然而这民国年久失修,连招牌都已经剥落殆尽,彷佛花旦脸上的脂粉。” 
- 修身养性- 成语解释:陶冶身心,涵养德性,陶冶心性。 - 成语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25回:“喝了一碗茶,把碗往地下一扔,说:‘可不必生气,出家人修身养性。’” 
- 不法古不修今- 成语解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成语出处:《商君书・开塞》:“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世。” 
-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 成语解释: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备:军备。 
 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做好军事准备。- 成语出处:战国・吴起《吴子・图国篇》卷一: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 修身洁行- 成语解释: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 藏修游息- 成语解释: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