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成语(共202个)
百动不如一静
成语解释: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寻思,百动不如一静的。”
感天动地
成语解释: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义柔禅师》:“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出世,有何详瑞?”
雷打不动
成语解释: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或形容不可改变的规定和制度。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动地惊天
成语解释:惊:惊动;动:震撼。
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动辄得咎
成语解释: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哗世动俗
成语解释: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成语出处:宋・曾巩《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质厚,不为聪明技巧以哗世动俗。”
伤筋动骨
成语解释: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打的来伤筋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
惊群动众
成语解释:见“惊师动众”。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事只平常去,不必惊群动众。”
灵机一动
成语解释:灵机:灵巧;灵活的心思。
形容灵敏机智;突然想出办法或主意。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卷:“俄延了半响,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
神色不动
成语解释:神色:神情面容。
遇到意外或紧张的情势,能镇静对待,表情不变。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动心怵目
成语解释: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惧。
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成语出处:宋・陈亮《祭宗成老文》:“虽才俊比肩,可喜可愕,至于动心怵目,无所不有,然其厚德伟度,要不复前人比。”
太岁头上动土
成语解释: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动心忍性
成语解释: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
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冷血动物
成语解释: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李先生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身,蠕蠕欲活。”
风吹草动
成语解释:微风一吹;草就晃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