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成语(共202个)
劳民动众
成语解释: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动静有法
成语解释:动:行动;静:静处;法:法则。
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规则。指行动合乎规范。成语出处:《金史・后妃传赞》:“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动如脱兔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敏捷。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成语解释: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
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轻举妄动
成语解释:轻:轻率;妄:胡乱;任意。
不经慎重考虑;轻率任意地行动。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岿然不动
成语解释:高大挺立;难以撼动。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嵬然不动
成语解释:嵬然:高大的样子。
形容高耸挺立,稳固而不为外力所动。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巍然不动
成语解释:巍然:高大的样子。
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蜎飞蠕动
成语解释:蜎:通“翾”,飞翔。
昆虫等小动物飞行或蠕动。成语出处:《鬼谷子・揣》:“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
劳师动众
成语解释:劳师:使军队劳苦;意为出动军队。
原指出动大量军队;后也指动用大量人力;也有小题大作的意思。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兄长既来赴席,如何又劳师动众?”
欢声雷动
成语解释: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宋先锋大喜,传谕各门将佐,统领军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文风不动
成语解释: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
无动于衷
成语解释:衷:内心。
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动人心魄
成语解释: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
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欢呼雷动
成语解释: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3回:“只听那梨花林边,一个大孩子领了八九个狂童,欢呼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