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的成语(共256个)
离心离德
成语解释:心:思想;德:信念。
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以德报德
成语解释:德:恩惠。
用恩惠报答恩惠。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二三其德
成语解释:二三:不专一。
形容三心二意。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成语解释:恃:倚仗;昌:兴旺。
依靠美德的一定兴旺发达,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德重恩弘
成语解释: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
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成语出处: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功德无量
成语解释:功德: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
功业和德行大得无法计算。用来称颂人的功劳、恩德非常大或做了非常有益于众人的事情。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功德圆满
成语解释: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成语出处:唐・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仁义道德
成语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感恩戴德
成语解释:感激别人的恩德。戴:尊敬;推崇。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歌功颂德
成语解释: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
德:德行。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德本财末
成语解释:谓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语本《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大德必寿
成语解释: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成语出处:《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同心同德
成语解释: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一心一德
成语解释: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一德一心
成语解释:德:心意。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