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鸣的成语

鸣的成语(共147个)

  • 于乔木

    míng yú qiáo mù

    成语解释:《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九皋

    hè míng jiǔ gāo

    成语解释:九皋:深泽。
    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著。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 之助

    jī míng zhī zhù

    成语解释:比喻妻子对丈夫的帮助。

    成语出处:《诗经・齐风・鸡鸣》载:妻子催促丈夫早起,如同鸡鸣所起的作用。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禽兽比喻类》:内助曰得鸡鸣之助。

  • 鸿雁哀

    hóng yàn āi míng

    成语解释:哀:悲哀。
    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 梧凤之

    wú fèng zhī míng

    成语解释:《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
    ”后因以“梧凤之鸣”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

  • 螽跃

    chóng míng zhōng yuè

    成语解释:螽:螽斯,昆虫名。
    草虫鸣叫螽斯跳。

    成语出处:《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 之士

    hè míng zhī shì

    成语解释: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

    成语出处:《周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 金鼓齐

    jīn gǔ qí míng

    成语解释:金鼓: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
    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 鳖应

    yuán míng biē yìng

    成语解释: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衡传》:“高祖踞洗,以对郦生,当此之会,乃鼋鸣而鳖应也,故能同心戮力。”

  • 狗盗

    hú míng gǒu dào

    成语解释: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成语出处:《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 鳖应

    tuó míng biē yìng

    成语解释:鼍:扬子鳄。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密传》:“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鳖应,见机而作。”

  • 玉曳组

    míng yù yè zǔ

    成语解释:佩玉饰曳印组。谓任高官。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李纲传》:“今新造天下,开太平之基,功臣赏未及遍,高才犹伏草茅,而先令舞胡鸣玉曳组,位五品,趋丹地,殆非创业垂统,贻子孙之道也。”

  • 鼓角齐

    gǔ jiǎo qí míng

    成语解释: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
    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 击鼓

    jī gǔ míng jīn

    成语解释: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 琴而治

    míng qín ér zhì

    成语解释: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