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鸣的成语

鸣的成语(共147个)

  • 而起

    jī míng ér qǐ

    成语解释: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 电闪雷

    diàn shǎn léi míng

    成语解释: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成语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 电掣

    cháo míng diàn chè

    成语解释:极言气势大、速度炔。

    成语出处: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惟见如火如荼之敌军先锋队,挟三倍之势,潮鸣电掣以阵于斯巴达军后。”

  • 龙跃凤

    lóng yuè fèng míng

    成语解释: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 狗盗

    jī míng gǒu dào

    成语解释: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 犬吠

    lǘ míng quǎn fèi

    成语解释: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形容文字言语拙劣。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

  • 狗吠

    lǘ míng gǒu fèi

    成语解释:见“驴鸣犬吠”。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 鸾凤和

    luán fèng hè míng

    成语解释: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 朝阳

    fèng míng zhāo yáng

    成语解释:朝阳:早晨的太阳。
    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漏尽

    zhōng míng lòu jìn

    成语解释:漏:滴漏,古代计时器。
    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 锣开道

    míng luó kāi dào

    成语解释:鸣锣:敲锣。
    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鸣锣开道的。”

  • 篝火狐

    gōu huǒ hú míng

    成语解释: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 擂鼓

    léi gǔ míng jīn

    成语解释:金:指锣。
    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我今日传了将令,则要您记的叮咛:也不许摇旗呐喊,也不许擂鼓鸣金。”

  • 鼓而攻

    míng gǔ ér gōng

    成语解释: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鼓而攻之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成语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