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的成语(共105个)
壁垒森严
成语解释:壁垒:古时军营周围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森严:整齐严肃。
原指防守严密。后也比喻界限很分明。也作“森严壁垒”。成语出处:明・于麟《清夜钟》:“临淮方出将,壁垒气森严。”
半壁江山
成语解释:半壁:半边;江山:国土。
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成语出处:清・蒋士铨《冬青树・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壁上观
成语解释:壁:营垒。
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家徒四壁
成语解释:徒:只;壁:墙壁。
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固壁清野
成语解释:固壁,谓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谓转移人口、物资,使敌无所获取。这是对付优势入侵敌人的一种策略。
成语出处:《北齐书・李浑传》:“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高壁深堑
成语解释:壁:营垒;堑:护城河,壕沟。
筑起高深的营寨,深挖壕沟。形容加强防御。成语出处:唐・杜牧《上司徒李相公论用兵书》:“若以万人为垒,下窒其口,高壁深堑,勿与之战,忽有败负,势惊洛师。”
飞檐走壁
成语解释: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向壁虚造
成语解释:向壁:脸朝着墙壁;虚造:弄虚作假。
坐着面对墙壁凭空造作。形容没有事实根据地主观臆造。成语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凿壁偷光
成语解释: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穿壁引光
成语解释:穿:凿通;引: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作壁上观
成语解释: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
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悬崖峭壁
成语解释:形容山势险峻。峭壁:陡直的山崖。
成语出处:唐・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壁立千仞
成语解释:形容岩石高耸。
成语出处:晋・张载《剑阁铭》:“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东南半壁
成语解释:半壁:半边。
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成语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冷窗冻壁
成语解释:见“冷窗冻壁”。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谢赵使君送乌薪》诗:“老身曲直不足言,冷窗冻壁作春温。”宋・杨万里《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诗:“冷窗冻壁更成眠?也腾疏蓬仰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