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洗的成语

洗的成语(共73个)

  • 以血

    yǐ xuè xǐ xuè

    成语解释:洗:洗雪。
    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

    成语出处:《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 伐毛

    fá máo xǐ suǐ

    成语解释:刮去毛发,洗清骨髓。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

    成语出处:清・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

  • 革面

    gé miàn xǐ xīn

    成语解释: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 吹毛

    chuī máo xǐ gòu

    成语解释: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成语出处:《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

  • 心革意

    xǐ xīn gé yì

    成语解释:革:改变。
    洗去邪恶的想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

    成语出处:《周书・苏绰传》:“凡诸牧守令长,宜洗心革意,上承朝旨,下宣教化矣。”

  • 刮肠

    guā cháng xǐ wèi

    成语解释: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饮灰

    yǐn huī xǐ wèi

    成语解释:灰:古代以草木灰作洗涤剂。
    比喻悔过自新。

    成语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赤贫如

    chì pín rú xǐ

    成语解释:赤贫:穷得一无所有。
    穷得如同被水洗过一样;什么也没有了。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1回:“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

  • 囊空如

    náng kōng rú xǐ

    成语解释:囊:口袋。
    口袋里什么也没有;像水洗过了似的。形容一个钱都没有;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 河水不

    hé shuǐ bù xǐ chuán

    成语解释: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你还问声大姐姐去,我落得河水不洗船。”

  • 一贫如

    yī pín rú xǐ

    成语解释: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 心回面

    xǐ xīn huí miàn

    成语解释:见“洗心革面”。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王淑士墓志铭》:“习其反复教诲,出于至诚,莫不洗心回面,誓不忍负。”

  • 手不干

    xǐ shǒu bù gàn

    成语解释:把手洗干净休息了。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后来洗手不干,就在河工上充了一个夫头。”

  • 手奉职

    xǐ shǒu fèng zhí

    成语解释:洗手:使手干净,比喻廉洁;奉职:担任职务。
    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成语出处: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 耳恭听

    xǐ ěr gōng tīng

    成语解释: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