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燕的成语

燕的成语(共134个)

  • 雀岂知鸿鹄之志

    yàn què qǐ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

    成语解释:鸿鹄:指天鹅。
    燕子与麻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来鸿去

    lái hóng qù yàn

    成语解释: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成语出处:清・黄景仁《稚存从新安归作此寄之》诗:“来鸿去燕江干路,露宿风飞各朝暮。”

  • 翼贻谋

    yàn yì yí móu

    成语解释:燕:安;翼:敬;贻:遗留。
    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宋史・乐志九》:“权舆光大,燕翼贻谋。”

  • 翼之谋

    yàn yì zhī móu

    成语解释:燕:安;翼:敬。
    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代作好打算。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 昭好马

    yān zhāo hǎo mǎ

    成语解释: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成语出处:《旧唐书・薛登传》:“燕昭好马,则骏马来庭;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

  • 谢兰

    xiè lán yàn guì

    成语解释: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成语出处: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

  • 颔虎头

    yàn hàn hǔ tóu

    成语解释: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轩轩云霞气色,凛凛霜雪威棱。熊腰虎背势嶙纈,燕颔虎头雄俊。”

  • 舞莺啼

    yàn wǔ yīng tí

    成语解释: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此时正值暮春天气,只见一路上有的是红桃绿柳,燕舞莺啼。”

  • 颔虬须

    yàn hàn qiú xū

    成语解释:见“燕颔虎头”。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赠李兵马使》诗:“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扬。”

  • 之训

    yí yàn zhī xùn

    成语解释:燕:通“宴”,安逸,安闲。
    留下安逸的教训。指告诫后人只求生活安逸,不求飞黄腾达。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呜呼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贻燕之训。”

  • 鲁斤

    lǔ jīn yàn xuē

    成语解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成语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

  • 池鱼幕

    chí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成语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 鼎鱼

    mù yàn dǐng yú

    成语解释: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后遂以“幕燕鼎鱼”比喻处境极危,即将覆灭。

    成语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釜鱼

    mù yàn fǔ yú

    成语解释:见“幕燕鼎鱼”。

    成语出处:《时敏报・美人禁工新约平议》:“前程正未可量,又何事依人苟安,为幕燕釜鱼之计也乎?”

  • 处堂

    chǔ táng yàn què

    成语解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成语出处:《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