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的成语(共134个)
燕雀安知鸿鹄志
成语解释:鸿鹄:天鹅。
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石妄珍
成语解释: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
成语出处:唐・刘知幾《史通・人物》:“若愚智毕载,妍媸靡择,此则燕石妄珍,齐竽混吹者矣!”
燕骏千金
成语解释: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
成语出处: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燕幕自安
成语解释:比喻处危境而不自知。
成语出处:清・柯超《辛壬琐记》:“[太平军]特于郡城北门外沿江一带建筑炮台数座,城上排列大炮,尚欲逞螳臂之力,燕幕自安。”
燕翼子孙
成语解释:燕翼:燕子用翅膀覆盖着它的小燕子。
比喻保护子孙。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治厥孙谋,以燕翼子。”
燕翼诒孙
成语解释:燕翼:燕子用翅膀覆盖着它的小燕子。
比喻保护子孙。成语出处:元《宋史・乐志》:“权舆光大,燕翼诒孙。”
燕足系诗
成语解释:把诗系在燕子的腿上,让它传递给亲人。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传书燕》:“尔海东来,必经湘中……欲凭尔附书,投于我婿。”
燕巢幕上
成语解释: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燕巢危幕
成语解释: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郢书燕说
成语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燕侣莺俦
成语解释:比喻年轻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二折:“你则为鸾交凤友,燕侣莺俦,则被俺毒害娘。”
燕巢于幕
成语解释: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燕颔虎颈
成语解释:颔:下巴颏。
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燕妒莺惭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貌美,燕见之生妒,莺对之自惭。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秀带飘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燕颔虎须
成语解释:形容相貌威武。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