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的成语(共83个)
案兵束甲
成语解释:案:通“按”,手抚;兵:兵器;束:捆束;甲:盔甲。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束身就缚
成语解释:束:捆。
束身:自缚。
缚:捆绑。
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成语出处:《晋书・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
束戈卷甲
成语解释: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
成语出处:元《宋史・韩世忠传》:“大军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
束手坐视
成语解释: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成语出处:《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
束手就缚
成语解释:表示无力反抗,或脱逃。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
束手无术
成语解释:同“束手无策”。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乔道清束手无术,不能解救。”
束手就死
成语解释:束:捆绑。
捆起手来等死。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可怜豪杰束手就死。”
悬车束马
成语解释:形容险阻。
成语出处:《国语・齐语》:“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韦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溪也。三者皆山险溪谷,故悬钩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卷甲束兵
成语解释: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按兵束甲
成语解释:按兵:军队停止行进。
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
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成语出处:《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肚束三篾
成语解释: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
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指勒紧腰带。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药山维俨禅师》: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
坚明约束
成语解释:坚:坚守;约束:信守诺言。
坚守同盟,信守盟约。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能坚明约束者也。
粒米束薪
成语解释:粮柴少得可怜。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粒米束薪家里无备,妻子只是怨怅啼哭。”
束修自好
成语解释:犹言束身自修。
成语出处: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束手无计
成语解释:同“束手无策”。
成语出处:明・申时行《杂记》:“设奸人窜入其中,为害叵测,即有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得入,吾辈大臣,束手无计,此皆公等剥肤之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