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踵的成语

踵的成语(共70个)

  • 败不旋

    bài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三国论》:“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 机不旋

    jī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形容时机短暂。旋踵,转过脚后跟。

    成语出处: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柔》:“机不旋踵,时不再来。必发今宵,无贻后悔。”

  • 纳屦

    nà jù zhǒng jué

    成语解释: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
    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纳履

    nà lǚ zhǒng jué

    成语解释: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
    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 汗流至

    hàn liú zhì zhǒng

    成语解释: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田子方》:“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 汗流接

    hàn liú jiē zhǒng

    成语解释:见“汗流至踵”。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氏子》:“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

  • 汗流浃

    hàn liú jiā zhǒng

    成语解释:见“汗流至踵”。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阿端]意计穷蹙,汗流浃踵。”

  • 武前贤

    zhǒng wǔ qián xián

    成语解释:踵:脚跟。
    武:足迹。
    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 决肘见

    zhǒng jué zhǒu jiàn

    成语解释: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
    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亡不旋

    wáng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谓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成语出处:宋・苏辙《序》:“晋武帝削平吴蜀,任贤使能,容受直言,有明主之风,然而亡不旋踵。”

  • 比肩随

    bǐ jiān suí zhǒng

    成语解释: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

  • 比肩叠

    bǐ jiān dié zhǒng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成语出处:清・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 比肩系

    bǐ jiān xì zhǒng

    成语解释: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韦嗣立传》:“今之取人,未试而遽迁,务进徼幸,比肩系踵。”

  • 顶天

    dǐng tiān zhǒng dì

    成语解释:犹言顶天立地。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 沓来

    tǎ lái zhǒng zhì

    成语解释:指纷纷到来。亦作“踏来麕至”。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倘敢抗违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或用火烧,务使创巨痛深,始免沓来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