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断的成语

断的成语(共279个)

  • dāng duàn bù duàn

    成语解释: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解释: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 发文身

    duàn fà wén shēn

    成语解释: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

  • 当机立

    dāng jī lì duàn

    成语解释: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成语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清官难家务事

    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wù shì

    成语解释: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 如流

    jué duàn rú liú

    成语解释:决策判断就像江河下泻。形容处理问题果断敏捷。

    成语出处:《周书・斐汉传》:“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

  • 决如流

    duàn jué rú liú

    成语解释:如流:像流水一样多而迅速。
    决断事务多而快。

    成语出处:《周书・李彦传》:“彦在尚书十有五载,属军国草创,庶务殷繁,留心省阅,未尝懈怠,断决如流,略无疑滞。”

  • 誓天

    shì tiān duàn fā

    成语解释:断发向天起誓。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

  • 烂朝报

    duàn làn cháo bào

    成语解释: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
    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成语出处:元《宋史・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 优柔寡

    yōu róu guǎ duàn

    成语解释:优柔:迟疑不决;寡:少;断:决断。
    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决断。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 章决句

    zhāng jué jù duàn

    成语解释:文章正确句子明了,不含糊其辞。

    成语出处:战国・宋・屈原《楚辞・天问叙》:“今则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以相发明,为了符验,章决句断,事事可晓,俾后学者永无疑焉。”

  • 肝肠寸

    gān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解释: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 续续

    duàn duàn xù xù

    成语解释: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只见水面上或一朵,或两瓣,断断续续,皆有桃花。”

  • 然不可

    duàn rán bù kě

    成语解释:断然:坚决果断的样子;可:可以,能够。
    指坚决或绝对不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景清道:‘贤侄,此事断然不可。’”

  • 时续

    shí duàn shí xù

    成语解释: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虽然这样时断时续地学,但他实际上早可以独立开汽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