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的成语(共279个)
柔肠寸断
成语解释: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了。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成语出处:清・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愁肠寸断
成语解释:忧愁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
成语出处:唐・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九回肠断
成语解释: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泪干肠断
成语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连绵不断
成语解释: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成语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识文断字
成语解释:知晓文字。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绳锯木断
成语解释: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一刀两断
成语解释: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成语出处:唐・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应机立断
成语解释: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
成语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柔茹寡断
成语解释:柔茹:柔软。
指处事软弱,不果断。亦作“柔懦寡断”。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独断独行
成语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成语出处:清・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雄鸡断尾
成语解释:断尾:断去尾巴。
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断线风筝
成语解释:比喻一去不返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清・骆绮兰《春闺》诗:“何处风筝吹断线,飘来落在杏花枝。”
断鹤续凫
成语解释:截短仙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做事生搬硬套;违反规律。续:接续。
凫:野鸭子。成语出处:庄周《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断梗飘蓬
成语解释:梗:植物的枝茎;蓬:蓬蒿,遇风常吹折离根,飞转不已。
如同折断的枝茎,飘飞的蓬蒿一般。形容人东奔西走,生活不固定。成语出处:宋・石季友《清平乐》:“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