魄的成语(共75个)
魂摇魄乱
成语解释:神魂颠倒,不能自持。
成语出处:明・张伯起《泣颜回・题恨》:“梦中亲见,诉不出许多情话,魂摇魄乱,那些儿一刻千金价。”
落魄不偶
成语解释:古代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落魄:倒霉、潦倒;不偶:运气不好。
追魂夺魄
成语解释:见“追魂摄魄”。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五十二回:“文忠凛然端坐,价前如狼如虎的将官,排列两行,就如追魂夺魄的一般,甚是畏惧。”
驰魂夺魄
成语解释:形容震撼心灵。
成语出处:徐迟《地质之光》:“各种印象,新鲜而又庄严,使他目不暇给,驰魂夺魄。”
弛魂宕魄
成语解释:形容振憾心灵。亦作“驰魂夺魄”。
成语出处:闻一多《李白之死》诗:“还有吹不满旗的灵风推着云车,满载霓裳缥缈、彩佩玲珑的仙娥,给予人们颂送着弛魂宕魄的天乐。”
魂飞魄越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谁知不翻犹可,只这一翻,吓得我:魂飞魄越心无主,胆裂肝摧痛欲号。”
魂亡魄失
成语解释:魂、魄:即迷信所说的灵魂。
形容万分惊恐,不知所措;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成语出处:汉・杨雄《羽猎赋》:“魂亡魄失。”
魂飞魄飏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雪白玉体透帘帷,禁不住魂飞魄飏。”
魂销魄散
成语解释: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二十六回:众官一见,俱皆魂销魄散,目荡神移。
惊魂丧魄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恐惧。
成语出处: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惊魂落魄
成语解释:同“惊魂丧魄”。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魄,不敢再战。”
惊魂夺魄
成语解释: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而专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节目上去。”
惊魂摄魄
成语解释:见“惊魂夺魄”。
成语出处:《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魄散魂消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元・张鸣善《普天乐・赠妓》:“口儿甜,庞儿俏……引的人魄散魂消。”
魄散魂飘
成语解释: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成语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