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的成语(共64个)
表里如一
成语解释:表:外表;里:内心。
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表壮不如里壮
成语解释: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
表面文章
成语解释: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成语出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出人意表
成语解释:表:外。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成语出处:《陈书・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每有新议,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为人师表
成语解释:指在人品德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多指教师。师表:榜样;表率。
成语出处:《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抱表寝绳
成语解释:指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
成语出处:《文子・下德》:“法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德与天地参光,明与日月并照,精神与鬼神齐灵,戴圆履方,抱表寝绳,内能理身,外得人心,发施号令,天下从风。”
一表非凡
成语解释:仪表和普通人不一样。形容人的外表英俊;气度不凡;气宇轩昂。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
表里相依
成语解释: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一表人才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相貌;仪表都很出色。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
溢于言表
成语解释: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成语出处:明・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表里山河
成语解释:表里:即内外。
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鹤归华表
成语解释: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
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成语出处:晋・陶潜《搜神後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後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虚有其表
成语解释: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成语出处: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表里不一
成语解释: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成语出处:《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表里相济
成语解释:表里:指内外;济:救助。
指内外互相补充。成语出处:晋・桓温《辞参朝政疏》:“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