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在目的意思解释
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
历历在目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补语;用于对往事的回忆。
历历在目例子
李老师冒雨给我补课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辨形
“历”,不能写作“厉”。
历历在目辨析
“历历在目”和“记忆犹新”都有“清楚地记得”的意思。但“历历在目”偏重在过去情景的再现;“记忆犹新”偏重在记忆清晰;像刚发生的一样。
历历在目歇后语
碗底的豆子 —— 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谜语
二十四史索引 (谜底: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详细解释
历历在目释义
清楚明白地呈现在眼前。语本唐・杜甫〈历历〉诗。
历历在目典源
唐・杜甫〈历历〉诗(据《全唐诗・卷二三○・杜甫》引)
[1][2],分明在眼前。[3]盗贼起,忽已岁时迁。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
注解
[1]历历:清楚明白,分明可数。
[2]开元事:开元年间的事迹。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年间,玄宗治绩卓越,史称“开元之治”。
[3]无端:没来由。
历历在目典故
“历历在目”原作“历历在眼”。“历历在目”之“历历”,意为清楚明白,分明可数,如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即是此种用法。在唐・杜甫〈历历〉诗中,则有“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之句。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号少陵,有“诗圣”之称。他曾经历唐朝的开元盛世,后又因安史之乱,过著坎坷流离的生活。晚年时,他在诗中追想开元盛世的种种,虽然已经过了多年,但仍旧记忆深刻,好像“历历在眼”,非常清楚明白地呈现在眼前。后来“历历在目”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于表示清楚明白地呈现在眼前。出现“历历在目”的书证如宋・楼钥《攻媿集・卷五三・西汉会要序》:“开卷一阅,而二百余年之事,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书证
- 01.宋・楼钥《攻媿集・卷五三・西汉会要序》:“开卷一阅,而二百余年之事,历历在目。”
- 02.明・高启〈姑苏杂咏序〉:“偶得郡志阅之,观其所载山川、台榭、园池、祠墓之处,余向尝得于烟云草莽之间为之踌躇而瞻眺者,皆历历在目。”
- 03.《醒世恒言・卷三八・李道人独步云门》:“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
- 04.《聊斋志异・卷四・小猎犬》:“无何,王者登小辇,卫士仓皇,各命鞍马;万蹄攒奔,纷如撒菽,烟飞雾腾,斯须散尽。公历历在目,骇诧不知所由。”
- 05.《聊斋志异・卷六・山市》:“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 06.《聊斋志异・卷九・安期岛》:“既离海,急取拆视,去尽数百重,始见一镜;审之,则蛟宫龙族,历历在目。”
- 07.清・孔尚任〈桃花扇小识〉:“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历历在目用法
语义清楚明白地呈现在眼前。
类别用在“清楚呈现”、“尽入眼帘”的表述上。
例句
①乘著滑翔翼鸟瞰大地,阡陌纵横,历历在目。
②站在塔顶骋目四眺,环湖青山翠谷,历历在目。
③看著母亲的遗像,抚今追昔,许多前尘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④同学会时,大家聊起历历在目的往事,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日子。
⑤他把当年英勇杀敌的故事说得历历在目,听起来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⑥这部纪录片把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地重现在大家的面前,终使事实真相大白于世。
历历在目翻译
- 英语 leap up vividly before the eyes
- 日语 歴歴と目に浮(う)かんでいる
- 法语 chaque détail apparait clairement au regard
- 德语 jm noch klar und deutlich vor Augen stehen
- 俄语 в глазáх стоять
“历历在目”的单字解释
- 【历】lì历(歷曆)lì经过:经历。来历。阅历。历尽甘苦。经过了的:历程。历代。历史。历来。遍、完全:历览。历数(shu)。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笔画数:4;部首:厂;笔顺编号:…
- 【在】zài在zài存,居:存在。健在。青春长在。存留于某地点:在家。在职。在位。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在乎。事在人为。表…
- 【目】mù目mù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想要达到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