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表的成语

表的成语(共64个)

  • 堂堂一

    táng táng yī biǎo

    成语解释: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 堂堂

    yí biǎo táng táng

    成语解释: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
    形容人的容貌端正。风度威严。

    成语出处: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 堂堂

    yī biǎo táng táng

    成语解释:形容仪表堂皇。

    成语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智含是死了,端哥小弟是结了婚的人,像你这样一表堂堂的大和尚,谁个不高兴你呢?”又《蔡文姬》第二幕:“是说曹丞相魁梧奇伟,一表堂堂。”

  • 里为奸

    biǎo lǐ wéi jiān

    成语解释: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
    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言事・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以谢宗庙。”

  • 里一致

    biǎo lǐ yī zhì

    成语解释:里外一致,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

  • 里相合

    biǎo lǐ xiāng hé

    成语解释:表里:内外;合:协同。
    里外相互协同。

    成语出处:西周・吕尚《阴符》:“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于雨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

  • 里相符

    biǎo lǐ xiāng fú

    成语解释:表里:指内外;符:符合。
    指表里如一。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

  • 自我

    zì wǒ biǎo xiàn

    成语解释: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

    成语出处:朱自清《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他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在自我表现,诗人的利器只有纯粹的直观。”

  • 里相应

    biǎo lǐ xiāng yìng

    成语解释:内外互相应合。

    成语出处:《汉书・燕刺王刘旦传》:“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应故邪?”

  • 金玉其

    jīn yù qí biǎo

    成语解释:金玉:珍宝。
    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 万世师

    wàn shì shī biǎo

    成语解释: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 面光

    biǎo miàn guāng

    成语解释:表面上光洁,形容虚有其表。

  • 互为

    hù wéi biǎo lǐ

    成语解释: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乙为甲的外表;甲为乙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

  • 徒有其

    tú yǒu qí biǎo

    成语解释:徒:只,仅。
    只有光鲜的外表而已。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 相为

    xiāng wéi biǎo lǐ

    成语解释:表里:指内外。
    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彼惩往年之败,将惧而结亲,相为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