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数的成语

数的成语(共87个)

  • 白论黄

    shǔ bái lùn huáng

    成语解释:白:白银;黄:黄金。
    比喻计较金钱。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邯郸记・赠试》:“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

  • 心中有

    xīn zhōng yǒu shù

    成语解释: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成语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 心中无

    xīn zhōng wú shù

    成语解释:指对情况不太了解或处理事情没有把握。数:数目;指掌握的实际情况。

    成语出处:蒋和森《风萧萧・冲天记一》:“他虽然素称'博学',熟读经史,可是对此却心中无数。”

  • 黑论黄

    shǔ hēi lùn huáng

    成语解释:数:数落,批评。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成语出处: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 短论长

    shǔ duǎn lùn cháng

    成语解释: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三折:“我当初梁山要强,受不的闲言剩语,数短论长。”

  • 更仆难

    gēng pú nán shǔ

    成语解释: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 家珍

    rú shǔ jiā zhēn

    成语解释: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成语出处:《清朝野史大观・郭生始创戏院》:“吴县王鹤琴先生耆年硕德,与谈吴中掌故,则掀髯抵掌,如数家珍。”

  • 见不鲜

    shuò jiàn bù xiān

    成语解释: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
    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

  • 恒河沙

    héng hé shā shù

    成语解释:恒河:南亚的大河。
    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成语出处:《金刚经・无为福胜分》:“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 寥寥可

    liáo liáo kě shǔ

    成语解释:寥:稀少;数:计数。
    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成语出处:清・方苞《请娇除积习兴起人才札子》:“臣窃见本朝敬礼大臣,优恤庶官,远过于前明,而公卿大臣,抗节效忠者,寥寥可数。”

  • 九寒天

    shǔ jiǔ hán tiān

    成语解释: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
    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十回:“到了那十二月,数九寒天,下的大雪,把破瓦窑门屯住。”

  • 金谷酒

    jīn gǔ jiǔ shù

    成语解释: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成语出处: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 擢发难

    zhuó fà nán shǔ

    成语解释:拔下的头发难以数清(擢:拔)。
    比喻罪行很多。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之罪,尚未足。”

  • 胸中有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成语解释:指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成语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主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

  • 胸中无

    xiōng zhōng wú shù

    成语解释: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成语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