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亡的成语

亡的成语(共170个)

  • 恃德者昌,恃力者

    shì dé zhě chāng , shì lì zhě wáng

    成语解释:恃:倚仗;昌:兴旺。
    依靠美德的一定兴旺发达,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 自取灭

    zì qǔ miè wáng

    成语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

    成语出处:《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 绝续

    cún wáng jué xù

    成语解释:绝:完结;续:延续。
    事物处在生存或灭亡、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形容局势万分危急。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金节母传》:“呜呼,太恭人以一女子,当金氏存亡绝续之交,一心惟鞠子为事。”

  • 继绝

    cún wáng jì jué

    成语解释: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成语出处:春秋・穀梁子《穀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 生死存

    shēng sǐ cún wáng

    成语解释: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势或斗争的发展已到最后关头。

    成语出处: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

  • 政息

    rén wáng zhèng xī

    成语解释:亡:失去,死亡;息:废,灭。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 国之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成语解释: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命之徒

    wáng mìng zhī tú

    成语解释: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成语出处:《周书・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 继绝

    xīng wáng jì jué

    成语解释:同“兴灭继绝”。

    成语出处:《周书・萧詧传》:“朝廷兴亡继绝,理宜资瞻,岂使齐桓、楚庄独擅救卫复陈之美。”

  • 在旦夕

    wáng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旦:早晨;夕:晚上。
    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成语出处:《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 若存若

    ruò cún ruò wáng

    成语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多藏厚

    duō cáng hòu wáng

    成语解释:厚:大;亡:损失。
    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 歧路

    qí lù wáng yáng

    成语解释:亡:丢失。
    在岔道上跑丢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成语出处:《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 多歧

    duō qí wáng yáng

    成语解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成语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 名存实

    míng cún shí wáng

    成语解释: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惑主不然,计其入不计其出,出虽倍其入,不知其害,则是名得而实亡。”